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2024/06/14 09:02:00 查看45次 来源:赵江涛律师
赵江涛律师,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副主任,金融机构合规部主任
2024年5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备《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该报告对2023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会各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报告也深入剖析了当前保险行业面临的三大待解痛点,旨在推动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
一、产品方面:价值数亿“睡眠保单”待唤醒,监管需严格
报告指出,保险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睡眠保单”,这些保单长期未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利用,而“睡眠保单”却关乎着保险消费者的财产利益与权益保障。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唤醒这些“沉睡中的保单”,监管开始主动清理。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人身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督促人身险公司对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产生的“睡眠保单”进行主动“唤醒”。自监管发文后,各家险企也纷纷启动唤醒“睡眠保单”模式,通过营业网点、九游会俱乐部官网、微信公众号、电话外呼、手机短信、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多种途径,对“沉睡账户”持有人和“睡眠保单”相关客户进行提醒提示。
此外,保单检视服务也亟待优化,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保单。报告强调,建立健全保险行业“睡眠保单”定期清理工作机制已迫在眉睫,以唤醒沉睡的保单。同时,报告还指出“报行不一”现象频发,实收保费低于费率浮动下限、保费浮动无依据、超出备案费率收取保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报告呼吁加强保险产品监管,确保保险产品的合规性和公平性。
二、销售方面:误导行为屡禁难止,需加强监管和自律
报告还关注了保险销售过程中的误导行为。部分销售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夸大保险责任、弱化保险责任免除,隐瞒、混淆产品属性,误导消费者购买不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声誉。报告强调,保险销售误导行为屡禁难止,需要加强监管和自律。保险公司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销售行为合规;监管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三、理赔方面:时效难达预期,需加强“主动式服务”
在理赔方面,报告指出理赔时效难以达到消费者预期的问题。保险业“主动式服务”仍有待加强,产品理赔直付方式亟待建立。此外,报告还指出理赔服务指标较为笼统,不同险种的理赔缺乏细化标准,导致在理赔时消费者与保险公司易产生纠纷。为此,报告建议保险公司加强理赔服务创新,提高理赔效率和质量;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理赔服务的监管和评估,推动保险公司提升服务水平。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的发布,为保险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报告通过深入剖析保险行业面临的三大待解痛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旨在推动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报告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自律,推动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 | | | | |
九游会棋牌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九游会棋牌的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