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2024/08/25 13:16:08 查看23次 来源:顾继宪律师
在工伤赔偿领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时常发生,尤其是在工伤鉴定和赔偿数额上,当劳动者在获得初次工伤赔偿后,又因重新鉴定而获得更高的工伤等级时,他们往往希望能够据此主张差额赔偿,那么,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权另行起诉主张差额赔偿呢?近期也有很多粉丝朋友咨询我,双方自愿和解并签订和解协议,钱了支付了,后期又经相关部门鉴定为七级伤残,这种情况下,当事人能否另行起诉?
一、法律基础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工伤赔偿的依据主要是《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这一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了重新鉴定的法律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仲裁期间就工伤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协议并签收调解书后,如果因重新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而被鉴定构成更高的工伤等级,劳动者据此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差额工伤保险待遇的,这种情况并不直接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一条的规定,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反悔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二、工伤和解协议能否撤销
1、证据收集:要撤销工伤和解协议,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协议存在上述可撤销的情形。这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录音、录像、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2、时间限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因此,劳动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撤销之诉。
3、协议内容:协议内容的合理性也是法院判断是否撤销的重要因素。如果协议内容明显违反法律法规或显失公平,法院更有可能支持撤销请求。
4、调解与仲裁:在正式提起诉讼之前,劳动者可以尝试通过调解或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这不仅可以节省诉讼成本和时间,还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关系和谐。
三、司法实践中的建议
1、谨慎签订:劳动者在签订工伤和解协议前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能的赔偿范围,避免在信息不对称或受胁迫的情况下签订协议。
2、法律咨询:在签订协议前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确保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3、保留证据:在协商和签订协议的过程中保留好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4、及时维权:一旦发现协议存在可撤销的情形,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劳动争议达成和解协议,不仅能及时保障各自的权益,也节约了司法资源。实践中不乏有劳动者发生工伤后,通过与用人单位和解的方式快速获得工伤待遇。需要提醒的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解决劳动纠纷时,赔偿数额遵循法律规定适当协商解决,避免显失公平。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 | | | | |
九游会棋牌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九游会棋牌的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