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2025/03/22 11:35:07 查看167次 来源:甘肃方域西涛律师事务所律师
借钱这事儿,就像生活里的一颗雷,处理不好,不是炸了自己,就是伤了别人。
有人开口,你是借还是不借?
借了怕肉包子打狗,不借又怕撕破脸。
别急,聪明人从不急着表态,他们先丢出三句话,把局面摸透,把风险掐死。
这三句话不复杂,却能让你少踩坑,少当冤大头。
别嫌现实,日子过得精明点,比啥都强。
开口借钱的人,通常不会只盯着你一个“救世主”。
这句话一问,既能试出对方的底牌,也能看看你是不是他的“备胎”。
如果他说“找了,没人肯借”,那你得掂量掂量:为啥别人都不借?
是这人信誉太烂,还是还钱无望?
要是他支支吾吾,含糊其辞,那就更得小心——八成是拿你当冤大头试水。
现实里,谁没遇到过那种“广撒网”的借钱高手?
朋友圈里喊穷,转头又在酒吧刷卡。
这种人,借钱不是缺钱,是缺德。
问问清楚,别让自己成了最后一个接盘的傻子。
先问一句,谎言就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借钱不问还钱时间,就像放羊不关门,早晚全跑光。
这句话不是催债,而是划底线。
聪明人知道,借钱的人嘴里“过两天就还”多半是空话,没个准日子,等于没个准心。
我有个朋友,前年借了五千给老同学,对方拍胸脯说“下月还”,结果下月变下下月,最后干脆拉黑了事。
钱没了,情也散了。
问清还款时间,不是不信任,是给彼此留个体面。
如果对方连个日期都不敢定,那就别指望他有还钱的打算。
借钱是交易,不是慈善,模棱两可的承诺,听听就好,别当真。
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拖着不还的,等于拿你的钱谋你的命。
这句话最扎心,却也最管用。
借钱的人往往满嘴跑火车,“我肯定还”“我人品你还不信?”可人品不是支票,兑不了现。
问他拿啥保证,不是逼他写欠条,而是看他有没有还钱的底气。
有的人拍着胸脯说“有工作”,可工资刚够糊口,拿啥还?有的人说“有存款”,却连利息都算不清。
现实点吧,借钱不看诚意,看能力。
他要是连个靠谱的保证都给不出,你借出去的钱,大概率是扔水里听个响。
别不好意思问,钱是你攒的,不是天上掉的。
谁没听过“借钱容易还钱难”的老话?
难就难在没问清底细就心软。
问透了,至少心里有数,借不借你说了算。
三句话问完,真相八九不离十。
借钱这事,最怕脑子一热,凭着“老同学”“好哥们”就掏腰包。
交情是交情,钱是钱,别混为一谈。
借出去前想想:他要是还不回来,你是催还是不催?
催了伤感情,不催伤自己。
生活中,谁没当过几次“善人”?
借出去的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时候,才明白人心比钱包还薄。
聪明人不是铁公鸡,而是懂分寸。
借钱给你是情分,不借是本分,问这三句话,不过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对方一个台阶。
别觉得问了显得小气,不问才真会让你变“大气”——气得跳脚。
有人会说:“问这么多,太伤感情了吧?”
伤感情总比伤钱包强。
借钱的人厚着脸皮开口,你还怕薄着脸皮问问?
真朋友不会因为这三句话翻脸,翻脸的,多半本来也没打算还。
这年头,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分都是汗水攒出来的。
护好自己的口袋,不是自私,是对得起自己的辛苦。
就像张爱玲写的那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聪明人问这三句话,不是冷血,是懂得人性的复杂,也懂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借不借,随你,但问清楚,别让自己稀里糊涂当了冤种。
生活已经够难了,别再给自己添堵。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 | | | | |
九游会棋牌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九游会棋牌的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