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2025/04/21 10:11:51 查看23次 来源:甘肃方域西涛律师事务所律师
领结婚证为啥要“刷脸按手印”?
——从法律角度解读婚姻登记的“仪式感”与“技术关”
一、法律仪式感:婚姻必须“亲自到场 刷脸签字”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结婚登记必须“男女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这是法律的硬性要求,也是婚姻严肃性的体现。
为什么不能像网购一样“远程授权”?因为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法律关系的建立。亲自到场的意义在于:
1、确认真实意愿:工作人员会通过现场询问、观察,判断双方是否自愿结婚,是否存在被胁迫、欺骗等情况。
2. 强化责任意识:签字、按指纹的过程,相当于对婚姻承诺的“具象化”。法律用这种仪式感提醒新人:婚姻不是儿戏,签字画押即代表责任。
二、按指纹、刷人脸:技术如何为婚姻“把关”?
2016年修订施行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新增了“指纹认证”环节,2021年最高院司法解释则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划定了边界。这些技术手段背后,藏着法律的三重考量:
1、防冒名顶替,堵住“假结婚”漏洞
- 指纹认证: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等文件上按指纹,相当于留下生物特征证据。一旦发生冒名登记纠纷,指纹可作为关键证据追溯责任。
《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四十一条 颁发结婚证,应当在当事人双方均在场时按照下列步骤进行:(三)见证当事人本人亲自在《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上的“当事人领证签名并按指纹”一栏中签名并按指纹;
- 人脸识别:通过联网核验身份证信息,并与现场人脸比对,能有效防止“假身份证登记”“双胞胎顶替”等风险。
2、保护个人信息,防止技术滥用
最高院司法解释明确: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受《民法典》保护。婚姻登记机关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时,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擅自存储或泄露信息。
3、留存档案,为法律争议“留底”
所有签字、指纹、人脸核验记录都会存档。若未来出现重婚、财产纠纷等问题,这些档案是证明婚姻登记合法性的关键证据。
三、技术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人”的审查
有人问:“现在政务都能网上办,结婚登记为啥不能全程电子化?”答案藏在法律的细节里:
1、技术局限:人脸识别虽能核验身份,但无法判断当事人是否被胁迫、是否处于清醒状态。这些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现场交流、观察微表情等“人审”环节完成。
2、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婚姻关系自登记完成时生效。这种“登记即生效”的特性,要求程序必须足够严谨,避免因技术漏洞(如系统故障、黑客攻击)导致效力争议。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法律风险提示
虽然技术为婚姻登记加了“安全锁”,但仍有雷区需警惕:
- 冒用他人信息:用假身份证或冒名顶替登记,可能构成“伪造证件罪”,甚至涉嫌诈骗。
- 隐瞒婚姻状况:若已有配偶却谎称单身,不仅婚姻无效,还可能触犯“重婚罪”。
- 买卖个人信息:非法获取他人人脸、指纹信息用于婚姻登记,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刑法》第253条之一)。
五、婚姻是“一生认证”,不是“一键登录”
从签字按手印到人脸识别,婚姻登记的技术升级不是为了“折腾人”,而是用更严谨的方式保护每个人的婚姻权益。法律用仪式感提醒大家敬畏承诺,用技术筑牢安全底线。
下次再看到结婚登记要“刷脸按指纹”,不妨多一份理解——这既是法律的“较真”,也是对幸福的“护航”。毕竟,婚姻的密码不是指纹或人脸,而是两个人愿意用一生去兑现的“我愿意”。
律师资料
该律师其他文集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 | | | | |
九游会棋牌 copyright©2004-2021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九游会棋牌的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